本報訊(記者 董捷)蘇州工業園區企業在家門口就可享受碳減排量認證和交易服務。昨天,蘇州工業園區碳普惠體系正式啟動。據悉,這是全國首個實現自愿減排交易的市場化碳普惠體系,將碳普惠平臺和蘇州市能源大數據中心數據實現貫通,依托電網企業電力大數據優勢,將分布式光伏企業的“發電數據”快速核證為有效的“碳減排量”,為企業提供在線減排量核證服務,降低企業碳減排量核證成本。
碳普惠作為我國多層次碳市場體系的重要補充,是一種面向企業實施的中小型減排項目和市民節能減碳行為的激勵機制。近年來,多地在積極開展碳普惠體系建設工作。去年5月,長三角三省一市簽署《長三角區域碳普惠機制聯動建設工作備忘錄》;今年4月,江蘇省發布《“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提出推動建設覆蓋全省的碳普惠體系。去年7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上線啟動。
此次,園區管委會聯合國網蘇州供電公司和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以分布式光伏為切入點,圍繞碳減排量的認證、交易與使用,打造園區碳普惠體系,建立起一套區域級的市場化自愿減排交易體系,為碳減排量供需雙方架起橋梁。據介紹,碳普惠平臺不僅和蘇州市能源大數據中心數據實現貫通,為企業提供在線減排量核證服務,降低企業碳減排量核證成本。同時,還整合了上海環交所以及多家權威第三方核查機構,為園區碳普惠體系的市場參與主體提供一站式全數字化的減排量核查、交易輔助和碳中和評定服務,縮短企業碳交易、碳中和認證的周期。
目前,蘇州已有15家光伏企業加入碳普惠平臺,同時已有博格華納、賽峰飛機發動機等20余家企業明確了碳減排量的購買意向,潛在年碳減排量需求超過20萬噸。